科技
博主看完小米SU7爆燃事故有感:小白司机千万别开智驾 你或许根本不会踩刹车
2025-04-05 09:02  点击:20

快科技4月5日消息,近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,看完小米对SU7高速爆燃事故公告称,在信任智能驾驶之前,不如先打磨自己。

“看完小米汽车今天的公告,我想说...在信任智驾之前,不如先打磨自己,智能驾驶和小白用户两者之前,现阶段基本没有关联,试问屏幕前有多少人大力蹭踩过制动踏板?”

按照这位博主的说法,真的觉得驾校没有教这个东西太可惜了,如果你学会这招(紧急制动)太幅提高咱们的人身安全。

“你只需要踩1秒的刹车,那你在碰撞的时速就会变成60公里,这一秒意味着什么?目前所售的车型在通过安全测试中,碰撞时速都是在60公里左右,结果都是非常优秀的,你大概率不会遭受很惨烈的结果,但如果你没有这刹车,碰撞时速超过90公里,那就可能从一个事故变成一场悲剧。”

当越来越多的智驾事故出现,有一些声音表示:用户“应该降低智驾预期”、谨慎使用智驾功能。而实际上,用户对智驾的阈值是被车企喊上去的。

发布会上,车企高管们甩金句、亮数据,强调“智驾1000公里以上0接管”“AEB功能在100km/h下稳定刹停”“覆盖包括潮汐车道、路口环岛等357类复杂场景,匝道通过率高达99%”“仿生大脑架构,通过专家经验引导AI模型动态优化,决策响应速度提升至0.1秒,接近人类驾驶思维”。线下销售人员卖力兜售,都让智驾在用户心中无限接近于安全驾驶。

更多车企营销中“顶配演示”,但实际上“低配交付”,不少车企将基础L2级功能包装为“高阶智驾”,给消费者带来误导。

在当前技术迭代快、成本压力大的竞争环境里,无论哪一家车企采用任何技术路径,当前智驾功能仍属L2-L3级辅助驾驶,无法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水平,因此车企需要明确技术边界。

智驾靠不靠谱,车企得把好第一关。

除了技术要持续突破,往更安全更负责任的反向发展,车企在“重营销”之后,更应该重服务,尤其是用户提车后进行基本的智驾教育和培训,降低操作不熟练导致的事故风险。

由于技术超前性跟法律滞后性、个体行为跟系统可靠性之间的冲突,这个争议在短期内恐将难有定论。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,现行法律、保险制度看,通常驾驶员需要为事故负全责或主责,驾驶员一定要有安全驾驶意识。

智驾,原本是想让车企跟用户实现双赢,但倘若一方夸大宣传,一方盲目迷信,则可能就变成双输了。

【本文结束】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:快科技

责任编辑:雪花

打赏
发表评论
0评